張德正駕砂石車衝撞總統府的「暴力」事件,是他精神狀況失控暴衝,是反映底層弱勢者的悲愴無奈?是邊緣人的囈語,是廣大庶民共同心聲?…一般正常良民聽到暴力這一字眼,都會直覺厭惡排斥…,但暴力有出於邪惡動機者,也有為達到崇高目標者,不能一視同仁一律譴責。
二戰時德國有一軍官用自殺炸彈謀刺希特勒,此當然是暴力行為,而他正是王文霞教授談論「南榕廣場」時,以否定語氣所舉例的炸彈客。但他的暴力行為應被譴責嗎?……張良僱用死士在博浪沙以巨錘狙擊秦始皇,從統治者角度來看,張良也是暴力分子,但他應該招致撻伐嗎?
暴力有時也是弱勢者維護尊嚴,報復被踐踏,出一口冤氣的唯一選擇…。
台灣社會尚未到非暴力抵抗不可地步,但當政者在絞腦汁強化總統府防衛縱深之餘,是否也該平心靜氣看看他的部落格感言?<民報>敏洪奎專欄全文http://www.peoplenews.tw/news/4848d679-02ac-477b-8984-2fe875e1c56c